12月20日,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委会2024年会暨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在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主办,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业委员会、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承办,13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素养与通识教育,从国家发展、教学育人、教育政策、教育理论、AI技术发展、区域教育推进、学校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对中小学阶段如何认识、理解、实施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与通识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可借鉴的经验,来自粤港澳台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者约130人参加会议。由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冠明致欢迎词。他指出,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业态持续涌现、新应用加快拓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学校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期望藉此机会与各位来自粤港澳台地区的各院校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教师交流研讨,碰撞火花,为今后更好地挖掘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与通识教育潜能,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考、新方法,新思路。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君在致辞中表示,中职专委会将持续与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携手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桥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次会议的两大特色亮点是特邀报告和案例分析,着力关注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相关的课程、教学、评价、师资等问题,深入展示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和问题,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途径、策略、方法和成功模式,使人工智能充分提升教育质量,为教育创新发展全方位赋能。会上,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广州)、珠江者特聘教授蒋运承,台湾台东大学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伟俊,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中职信息技术教研员张燕燕,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正高级讲师冯敬益,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汤双霞分别作主旨报告。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广州)、珠江者特聘教授蒋运承作主旨报告
台湾台东大学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伟俊作主旨报告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中职信息技术教研员张燕燕作主旨报告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正高级讲师冯敬益作主旨报告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汤双霞作主旨报告
现场开展主题为“多方赋能,高质量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教育”的圆桌论坛,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谢侃、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李进豪、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教师林健辉、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教师张远平、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翁建勋、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明静、百度飞桨教育事业部总监莫业锋,聚焦当前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以实际课程教学案例和生活应用场景出发,分享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战与经验,提出多元化、多渠道、全方位的高质量提升青少年AI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智能专业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以及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会议上,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委会秘书长肖茂财对中职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2025年展望。此外,现场为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委会新增委员颁发聘书,以及向突出贡献奖单位、优秀贡献奖单位和优秀个人颁发证书。整个颁奖过程,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轩作闭幕式报告总结。他全面总结了会议上精彩纷呈的观点和宝贵的经验分享,指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现实环境下,人工智能素养通识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但路径探索也是十分扎实的。表示希望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委会成员能够继续携手合作,为粤港澳台地区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教育贡献力量。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粤港澳台地区人工智能教育成果、教育教学创新经验,通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研究,实施案例(区域、学校和课堂)、资源,人工智能教育相关企业的解决方案等,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途径、策略、方法和成功模式,展示人工智能助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使人工智能充分提升教育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为教育创新发展全方位赋能。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学校将持续依广州市职业教育AI师资培训基地和AI产教融合中心,实现“校、企、馆、会”四方合作,积极开展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培训、“人工智能+X”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培育人工智能优质教师与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为粤港澳台地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