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为积极应对职业教育改革需求,促进人工智能与中职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智能化教学水平,2025 年 4 月 19 - 20 日,由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主办,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业委员会与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承办的 “智汇 AI 育未来 — 汕头站赋能多城职业教育教师智能化教学升级培训班”,在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广厦校区顺利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多所学校的 100 余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参与,旨在通过 “理论 + 实操” 双驱动的培训模式,助力教师掌握 AI 工具应用技能,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AI + 教育” 融合新路径。

开幕式上,各方领导与专家高度重视此次培训活动。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许镇安校长指出,在 AI 重塑教育生态的大背景下,教师角色需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向智能教育设计者转变,本次培训是学校响应 “双师型” 师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刘财兴教授强调,AI 技术将对职业教育的资源供给与能力培养模式进行重构,呼吁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构建 “技术赋能、场景落地” 的协同体系。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茂财在致辞中提到,AI 技术不仅意味着教学工具的升级,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革新,鼓励学员们积极学习、勇于实践。

为拓宽学员视野,提供多元思考角度,培训班特邀三位深耕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张燕燕以《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创新》为题,深入解析 AI 驱动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路径与实施策略;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冯敬益老师发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演讲,分享 AI 在学情诊断、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技能训练场景化等领域的落地经验;
东莞理工学校张景文老师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资源建设》主题演讲,探讨生成式 AI 在教学资源智能化生产、场景化应用及数据化评估中的创新实践。
这些分享从政策解读、教学实践、资源建设等多个维度,为智能化教学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培训期间,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实用性强。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技术总监林明静,作为核心授课专家,凭借 18 年院校服务经验,带来《AIGC 工具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战应用》专题课程,此外,培训还设置 “AI + 编程” 实战模块,林明静结合荔峰科技为 120 余所院校打造的实训平台,拆解电商客服智能体、医疗数据处理系统等企业级项目,带领学员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代码生成的全流程操作,注重培养教师 “AI + 专业” 的融合思维。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通过 “理论学习 - 分组实操 - 成果展示” 的深度参与模式,顺利完成 AI 教案设计、智能体原型开发等实战任务。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有效地促进了自身教学观念的更新,增强了对智能化教学手段的把控能力,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智汇 AI 育未来 - 赋能多城职业教育教师智能化教学升级培训”项目的首站,汕头站的成果举办标志着系列活动的正式启动。根据项目计划,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业委员会将预计于 2025 年在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清远等城市陆续开展分站培训,构建“全省联动、产教协同”的智能化教学能力提升体系。未来的培训将继续沿用“理论前沿 +企业实战 +区域适配”的课程设计,覆盖更多职业院校教师,推动 AI 技术与本地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中职专业委员会始终致力于促进中职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委员会在这一领域的又一次积极实践。
未来,委员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在智能教材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培养 “懂技术、会应用、能创新” 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贡献更多力量,推动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迈向新高度。